Already a subscriber? - Login here
Not yet a subscriber? - Subscribe here

Browse by:



Displaying: 1-5 of 5 documents

Show/Hide alternate language

論 著 / articles

1.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60
許瑞娟
Jui-Chuan Hsu
An Interpretation of Guo Xiang’s Commentary on Zhuangzi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從兩方面重新思考郭象「逍遙」的意涵:首先,重新梳理、詮釋郭象《莊子注》;其次,試圖從高達美哲學詮釋學的重要概念分析郭象「逍遙」思想,挖掘郭象玄學的深層意蘊。郭象將自己的思想融入《莊子》中,提出一個人人皆有逍遙可能的理論,前提是人們必須忘掉性分之外者和慾念,接著要實現性分之內的部分,合此二者才是郭象所稱的逍遙。而聖王不將自己的慾念強加於民,因此能夠能引導眾人同獲逍遙。郭象玄學結合高深玄妙理論與現實應用,使得逍遙成為不論聖凡皆可奉行的境界,在這點上,郭象對道家思想盛行於魏晉功不可沒。
2.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60
黃崇修
Chung-Hsiu Huang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heng Yi’s Concept of “Yi and Li”: Interpreting “Cultivation of Qi and Accumulation of 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eaven-Man Relationship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以朱子認同程伊川「不認義理為不仁」一段話作為問題意識開端,試圖透過對伊川義理的實踐性還原以鋪展伊川義理概念之深層意涵。因此筆者首先自問人為什麼不認義理就是不仁?此處所言義理是在什麼立場下與仁有關?如果與仁有關;義與理又是怎樣的邏輯關係而形成其道德實踐上的價值?針對以上諸問,本文一方面從縱貫面針對孔孟對「義」概念的解讀,從而釐清仁與義在孔孟思想中所具有之定位,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下,筆者橫向地就伊川理學背景,也就是周敦頤、張載、明道等師友言說中進行探究,繼而在這些宋代儒學建構過程線索中,找到伊川繼承先秦仁義思想特色與轉進軌跡。透過以上二階段之爬梳,本文聚焦伊川對孟子集義養氣之詮釋形式,試圖在其言說中看到伊川天人思想的特色。也就是說,即便伊川強調理一分殊而形成日後朱子理氣論之重要發展,但在宇宙論視野下,伊川思維結構中亦可能與周敦頤、張載一樣具有《管子》天仁地義思維模式之可能。因此筆者第四節中以「天仁地義」視野,試圖透視伊川義理概念在天仁之普遍性原則下,如何開展出一套地義之個體化原則。而此研究成果,將可回應韋政通先生質疑明道仁學消融主客關係從而學理上缺乏犧牲承擔、捨身取義之實踐問題。同時透過此次研究,我們發現到伊川所強調的義理概念的確能夠成為補充詮釋明道仁學道德實踐力之關鍵因素。此成果對於近年筆者探討「中正仁義」定止工夫之際,給予完整而厚實之系統連結。
3.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60
陳士誠
Shih-Chen Chen
Lu Xiang-Shan on Human Good and Evil by the Self of Two Minds in One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乃處理象山二心為一之說,以發掘其倫理學意涵及其哲學史根源。二心即是道心與人心;而所謂為一,乃表二心間之統一。依唐君毅之詮釋,視之為同一心之或升或降即表此統一;其次乃依象山文本,筆者視這統一乃表示為決意於或順或逆其本心間的人自我之概念,因而所謂順逆本心即只是人自我之心意識中的兩端緒而已。合此,人自我若順其本心即是其心之上升;反之,若違逆之,則是同一心之下降;在這自我概念下,即能說明人之道德規範與歸責之可能性。此本心與人心之分別,乃是對其概念進行先驗分析而至者,以便能揭示本心概念之特質。但此本心概念並未涵蓋人道德意識之整全,而只這整全中的一部分,因這概念未蘊含犯惡之可能性,所以未能說明犯惡者自身及對其惡之可能歸責。而這人自我之概念所表者乃其心意識之兩端,這才表道德意識之整全:本心是我的本心,我亦是那犯惡者,由是,這自我乃是善惡之可能性之最高主體。以上之分析乃在象山所引用的孟子文本中所建立者,也即是,象山二心為一之說,不論其倫理學意涵抑或其哲學史根源,乃藉孟子學之連結中所達至者。
4.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60
黃文宏
Wen-Hong Huang
On Zeng Tian-Zong’s “Aporia of the Knowledge of Ideal of Truth”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本文處理曾天從在其所謂的「理念的真理認識」或「哲學認識」中,所遭遇到的三個難題,並試著根據他所提供的解決線索與保證,來為這些難題給出一個可能的解答。在筆者看來,這三個難題並不真的是難題,但是透過對「理念的真理認識」的這三個難題的思考,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曾天從的理念的真理認識的型態,以及其真理論的哲學體系的內容與方向。

書 評 / book reviews

5.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Year > 2020 > Issue: 60
楊德立
Tak-lap Yeung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abstract | view |  rights & permissions | cited by
Rolf-Peter Horstmann 近作《康德之想像力》(Kant’s Power of Imagination),是針對「想像力」在康德學統下備受忽視的情況而作。這部102 頁的著作,仔細分析了《純粹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中與想像力相關的內容,意圖從內部理順康德的想像力理論,並論證想像力在建構認知對象過程裡的獨特貢獻。他提出了「建構認知對象的兩階段模式」,闡明想像力在認知過程中獨一無二的功能與位置,並在此基礎上論證想像力是一種獨立、自足的認知能力。由於想像力是一種獨立認知能力,因此至少在理論哲學和知識論脈絡下,康德學者沒有忽視想像力的理由。